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访谈对象: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灵敬

访谈人:湖北日报通讯员李绍伦

访谈时间:年4月27日

访谈地点: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聂家凹

刘灵敬,年,考上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年他回乡创业,开始尝试建设有机农场。十年创业做绿色有机农业,完善的产销对接,重建农村与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

红安县七里坪镇柏林寺村位于红安县东北部山区,是一个重点贫困村,土地多为低丘岗地,坡度大,交通极不便利。年时全村范围内没有一段水泥路,没有一个农业支柱产业,没有一台农业机械,农户靠牛耕地,人工播种,农业基础条件落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

刘灵敬利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黄冈市建设黄冈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大量的鲜奶的机遇,在家乡承包土地,投资新建一个奶牛养殖场。为给奶牛提供饲草,刘灵敬发动了农户种植饲料玉米和黑麦草,提供饲料,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请专家为农户进行饲料玉米种植技术培训。一年内收获的饲料玉米青贮多达多吨,当地的花生秸秆也利用了起来。当时的奶牛场吸纳了当地务工人员20人,同时年柏林寺村农户总的总收入也比原来增加了多万元,这更加坚定了刘灵敬发展农场的信心,也激发了农户的脱贫斗志。

年刘灵敬出资,将柏林寺村主要道路路基全部进行了整理,并铺上石碴,兴修了两座漫水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紧密。

刘灵敬创办的湖北富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红安付家坳、方家荡、袁英河、柏林寺等5个行政村共流转土地多亩,总投资多万元。打造全县湖羊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文化乡村旅游基地,所有的蔬菜不用农药,家禽不喂饲料,自然生长,让真正的农村味道食品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批批“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销往城市,在满足城市对农村产品需求的同时,刘灵敬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据一位在刘灵敬公司长期务工的村民介绍,他每年都能得到五六万元的收入。基地有80多人就业,固定工每天都有30多人,临时用工每天达到50多人。公司带动贫困户一共户余人增收,年发放工资万元。

真正的改变,从回乡创业开始——刘灵敬教授访谈录

问:你哪年回乡创业的,为什么有那么优越舒适的工作,还要回家乡“折腾”?

答:年回乡经营,回报家乡有两个动因,一是我是农民的儿子,柏林寺村山水养育了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走出大山里的大学生,回报家乡是一种天分。二是,武汉城市生活几十年,城乡差距与联系我有深刻体验,武汉需要乡村原生态的食品,餐桌安全日益渴望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出现。我在同事的鼓动下,想在红安田园与武汉大都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是我回乡的动因,也算是一种愿望。至于赚钱,不能说没有利益驱动,但,更多的是利他。

问:目前,你正在经营什么产品,你的经营模式有点特别,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主要经营原生态蔬菜和香猪养殖,山羊山鸡黄牛本地鱼养殖。特点就是原生态。

问:你探索的经营模式很实用,生产销售双方都是在一种自愿快乐的心情下运行。那么,你的理念或者说目的到底是为了带贫,还是为了大都市生活安全或者说质量保证?你觉得可以复制吗?

答:采取会员制销售,也是共同的创意。我是柏林寺人,不想父老乡亲依然过着这么贫困或者说不富裕的生活。改变土地利用率,改变乡亲们的命运,肯定有一种责任感成就感,也可以说大学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实实在在改变现状,包括经济、理念、方式等。

同时,我也想满足有能力消费者的需求。他们不缺钱,就是要食品原生态,你给了他放心的高质量的原生态农产品,他吃了,有比较,而且,我这些东西是怎么种出来的,可以来实地参观,买的放心,吃的舒心,不在乎价格,这是共享互赢,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发展蔬菜和养殖,我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我始终坚持土生土长,不搞短视欺骗行为。最终成功了,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产品供不应求,一是生长期和规模有限,二是市场总在扩大,所以只能搞会员制。能不能复制,这要看你如何经营,我想,应该可以复制。

问:说到13年的创业探索,你感到对家乡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变化无时无刻不在。首先是改变了红安农业思维和架构。用农家肥,靠最原始方式种植蔬菜,养猪鸡羊等,这是早已被否定的发展模式,回归,肯定比开创还难。但是,事实是我做成功了,还赚了钱。去年完成的《红安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第三方粪污集中处理利用中心项目》,为有机肥的应用建立长效机制和适用平台,今年农家肥很俏销,但是,我自己的天地里都供不应求。

农业架构要打破,以销促产是市场新规律。我们养山羊,鸡,黄牛,那都是有红安特色,吃的是红安土地上野草,树林下的虫子,自然长大的。在不影响环境污染前提下,控制数量的结果,格外珍贵。蔬菜的种植,年会员供不应求,长得那么慢,抗疫期间运输那么难,但是,一不涨价搞利益驱动,二是组织附近私家菜园去一点一定认购,保障质量满足供给。这就是根据消费者需要来定发展产业。经营理念要做到,服务和盈利高度融合,生产和销售利益同步共赢。

其次,改变了生活环境。村庄道路,卫生,绿化,基础设施等得到显著提升。过去柏林寺交通闭塞,环境脏乱差,田地荒芜随处可见,这几年有精准扶贫大政策,美丽乡村好政策支持下,发生了巨变,但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善我也尽了一些力量的。再就是作息时间的改变和劳动效率的认同,勤劳致富还要尊重市场规律。

再次,就是切切实实带动了农户增收。流转几千亩土地种植,需要很多人劳作,他们月工资在到万不等,很多5、60岁的妇女老人操旧业在家门口挣钱,精神头十足,过得很开心。

问:你说农业生产不搞利益勾连,这点令人钦佩,商人不逐利,那就很崇高,很有社会责任感,你是在试图引领一种思维吗?

答:不讲利益是虚伪。我回家乡搞种养业,实现人生价值,改变城乡观念。还是有利益链,毕竟是有利益驱动组成的链接。但是,道义和利益高度统一就是要买卖双方自愿满意,皆大欢喜。财富是靠实打实经营出来,不能巧取豪夺,不能建立在欺骗和剥削的基础上。否则,你走不了多远,就不会自取灭亡。

所以,这几年,农民在企业务工,观念变了,到底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企业做事,劳动能提供多少价值,他们自己也清楚。土地流转前后的价值比较他们也深有感触。钱该怎么赚才心安才划算,他们心知肚明。

问:说到土壤改良,看到你废物资源化项目通过了验收,下步将如何利用有机肥料推广农作物种植?

答:希望能够逐步推广应用。柏林寺,七里坪,红安县都用有机肥种植蔬菜,成为武汉食品供给后花园,那才是项目的初心。

问:你是红安率先回乡创业并取得成功经验的教授,这几年的实践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对乡村振兴你有那些高见,愿意谈谈吗?

答:感触最深的是思想难以破冰。思路决定出路。土地流转难,缺劳力,基础设施薄弱,这些都是观念跟不上,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

乡村振兴中央讲得很清楚,五大振兴一样也不能少。要让有情怀的人回来,要带着先进思想和足够的资金回来一步步改变。这是一种需要决心勇气和能力的选择。

结束语:谢谢刘教授的坦诚交流,受益匪浅,启发良多。愿你的赤子之心能春风化雨,让更多老百姓受益,为红安加入武汉城市圈融合区做出更多贡献,再次谢谢你。

答:不客气。

编辑:王海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ndw.com/zgnmbzl/11294.html